時間
標題
概要
2025-04-10
Gogolook -創(6902)10日公佈2025年3月合併營收為0.86億元,年增31%,再創歷史同期新高,業績成長動能主要受惠於東南亞市場擴張與多元產品線佈局。累計第一季營收達2.39億元,較去
2025-04-10
...6%至9,884.24點;創業板收高42.17點或2.27%,報1,900.53點,近日低的1,897.34點,最高漲4.6%至1944.10點。東方馬拉松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鐘兆民表示,與之
2025-04-10
...汽車製品中,在美國設有生產據點或銷售通路的企業可望受惠,另外,隨著股東會旺季即將來到,高...31。* 上述基金績效皆以新台幣累積級別計算。 上表之同業平均依序分別為 SITCA 國內股票型..
2025-04-10
今年清明時節不只天氣雨濛濛,全球股市更是風雨飄搖,而在避險資產中,黃金持續發光發熱,此時同受市場連累,後市怎麼看?本文將從市場表現、政策動向及機構展望等多個層面,剖析當前的黃金市場現狀與未來潛力。 截
2025-04-09
全球金融市場變化快速,川普凱旋回歸白宮揮舞關稅大刀,加上不按牌理出牌的不可預測性,讓市場劇烈震盪,促使全球面臨經濟放緩風險,金融市場震盪加劇,股市也隨之起落,投資人的情緒也如雲霄飛車般忐忑起伏,若想達
2025-04-09
蘋果 (AAPL-US)股價周二 (8 日) 連續第四個交易日下跌,失去全球市值最大企業寶座,遭微軟取代,因市場擔心川普關稅政策可能對高度依賴中國市場和中國供應鏈的蘋果公司
2025-04-09
隨著美國前總統川普再度上任後推行新一波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全球供應鏈再次面臨震盪。美方於近日宣布,對全球所有進口商品加徵 10% 基本關稅,並對部分高敏感產品與特定國家課徵更高額的稅率。面對美國最新關稅
2025-04-08
川普對台祭32%關稅,民進黨政府被批無能,桃園市長張善政則火速提出實際應對策略。基隆市長謝國樑8日也邀企業座談,業者憂心美方課徵高額關稅,將導致低毛利率的企業失去競爭力。但有財媒指出,大成鋼在美國市場
2025-04-08
連鎖餐飲集團王座國際餐飲股份有限公司(2751)受惠展店效益,3月合併營收1.17億元,月增2.55%、年增5.24%,累計1-3月合併營收3.64億元,年增6.83%。
2025-04-08
...板上市時所出具之承諾事項暨其後續執行情形發言人:楊文明說 明:1.事實發生日:114/04/082.公司名稱:金萬林企業股份有限公司3.與公司關係(請輸入本公司或子公司):本公司4.相互持股比例
2025-04-08
上週加密市場在監管轉趨緩與宏觀數據惡化之間震盪整理。儘管產業面頻頻釋出正向訊號,包括 SEC結束多起調查、日本批准合規穩定幣、以及機構加倉比特幣等利多消息,但通膨數據升溫....
2025-04-08
根據中華徵信所 (CRIF) 最新發布的 2025 年版「250 中型集團企業研究」調查結果顯示,雖然 2023 年第 2 季開始走出高庫存危機,不過中型集團的整體表現依然不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為
2025-04-07
合庫銀行積極響應金管會信託業發展策略藍圖,戮力推展員工福利信託,此次獲得上櫃半導體公司—天擎積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6708)的青睞,擔任其員工持股信託之受託銀行。
2025-04-07
在美國總統川普向全球近 200 個國家宣布實施對等關稅後,中國 A 股市場在周日 (6 日) 迎來今年以來最密集的公告潮,逾 30 家 A 股企業透過正式公告或投資者互動平台做出回應。 整體來看,部分
2025-04-07
美國政府上周對中國宣布對等關稅後,多家滬指上市公司透過投資人互動平台、官方公告等管道密集發聲,明確表示此次關稅政策對企業實際經營影響有限,並指已透過全球化策略調整、供應鏈優化及市場多元化等手段有效化解
2025-04-07
針對美國實施對等關稅,牧德表示,該公司針對業務訂單、供應鏈、生產成本及財務資金等風險,進行相關盤點及檢視。
2025-04-07
...新興債市更多發揮的時間與空間。 綜觀2025年,新興市場債券具備四項優勢: 資金持續流入,投資時機再現 全球主要央行刮起降息風,新興市場國家也在去年開始陸續啟動降息。美國降息創造新興市場央行寬鬆
2025-04-02
伸興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伸興”,股票代號1558)為集團資源有效整合、以及全體...佈局。 伸興指出,集團多年經營以來,首重合法合規、誠信務實之企業文化,藉由專業經營之團隊,達到資源之有效配置
2025-04-02
當全球市場屏息以待美國即將在 4 月 2 日上路的「對等關稅」政策時,這場看似強硬的貿易攻勢,實則更像是一場川普精心布局的賽局博弈,在這場賽局中,川普手中握有兩種策略:一是以關稅作為壓力手段,迫使對手
2025-04-01
旭榮集團成立五十年來,從年營收30億元成長到300億元的跨國性企業,關鍵的角色在於執行董事黃冠華從人力發展的角度出發育才、留才,並且以「讓別人贏」的思維創造公司共同分享的文化,上下齊心為公司效力,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