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標題
概要
2025-04-14
根據FactSet最新調查,共8位分析師,對晶碩(6491-TW)做出2025年EPS預估:中位數由24.9元下修至24.66元,其中最高估值26.9元,最低估值22.68元,預估目標價為430元。
2025-04-14
FactSet 最新調查:晶碩(6491-TW)目標價調升,最高估值、最低估值、中位數、綜合評級、近5日股價、大盤表現、即時新聞資訊。
2025-04-10
根據FactSet最新調查,共9位分析師,對晶碩(6491-TW)做出2025年EPS預估:中位數由25.4元下修至24.9元,其中最高估值26.9元,最低估值22.68元,預估目標價為415元。 市
2025-04-10
FactSet 最新調查:晶碩(6491-TW)目標價調降,最高估值、最低估值、中位數、綜合評級、近5日股價、大盤表現、即時新聞資訊。
2025-04-02
日期: 2025 年 04 月 02日上市公司:晶碩(6491)單位:仟元 【公告】晶碩 2025年3月合併營收 (單位:仟元)項目合併營業收入淨額本月566,231去年同期591,518增減金額-2
2025-04-01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隱形眼鏡大廠晶碩(6491)即將公布3月營收,法人預估,營收將月增,較前二個月轉強。第二季在日本、歐洲新客戶、新產品代工訂單出貨推升下,營收將進一步轉強,全年營收將逐季成長
2025-03-20
【時報-台北電】盤中焦點股: 1.波若威(3163):搭輝達CPO熱潮,今日股價猛攻漲停196.5元,改寫歷史新高。 2.南亞科(2408):股價創波段新高45元。推進DDR5和HBM技術,並與策略夥
2025-03-19
...預期供應鏈改變不大,大立光仍持續提供鏡頭,由於售價將大幅提升,帶動相關供應鏈營運營收、獲利可望再衝一波。 外界推測,折疊iPhone將配備7.8吋內螢幕以及5.5吋外螢幕,二個後置鏡頭、一個前置
2025-03-19
大立光(3008)去年每股稅後純益(EPS)194.17元,扣除歸屬去年上半年度已除息40元,20日進行將再除息57.5元,股價近二日逆勢上漲卡位買盤湧入,成為台股萬綠叢中一點紅;和碩集團轉投資的隱形
2025-03-18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晶碩(6491)旗下美彤生技17日舉行「AQUAMAX蘭花植萃外泌體系列」新品發表會,推出葡萄柚、蘭花兩款外泌體保養品,除了台灣,更放眼國際市場,品牌代理及代工雙軌並進,推
2025-03-18
【時報-台北電】晶碩(6491)強攻美妝、美容商機,17日發表旗下美彤生醫研發多年的外泌體保養品。晶碩董事長郭明棟表示,未來外泌體產品除在台銷售外,也會放眼國際市場,並與國際大廠競爭;目前海外布局目標
2025-03-17
...地位及產能持續提升,今年營運表現仍可望維持成長。 5.統振(6170)公布去年財報,稅後純益3.3億元、年增32.51%,每股稅後純益(EPS)3.39元,寫下近20年來新高。公司維持高配息政策
2025-03-17
晶碩(6491)強攻美妝、美容商機,17日發表旗下美彤生醫研發多年的外泌體保養品。晶碩董事長郭明棟表示,未來外泌體產品除在台銷售外,也會放眼國際市場,並與國際大廠競爭;目前海外布局目標包括日本、馬來西
2025-03-17
和碩(4938)董事長童子賢今日出席自家集團轉投資事業、隱形眼鏡大廠晶碩(6491)全資子公司美彤生醫的外泌體保養品上市記者會時表示,台灣不能只有一座護國神山,應該拓展更多產業成為「群山」,才能降低過
2025-03-17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和碩(4938)集團旗下晶碩(6491)今日舉行「AQUAMAX蘭花植萃外泌體系列」新品發表會,針對媒體詢問產業界盛傳台積電(2330)可能邀請輝達等企業投資英特爾,他說,
2025-03-17
晶碩 (6491-TW) 布局美容保養領域,旗下美彤今 (17) 日發表外泌體保養品,推出葡萄柚、蘭花兩款外泌體保養品。同時,持續拓展海外市場,未來不排除進軍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菲律賓與歐美
2025-03-17
...前一交易日新台幣以32.954元兌一美元收市,升值0.7分,成交值為12.63億美元。 2.集中市場14日融資減為3256.95億元,融券增為235795張。 3.集中市場14日自營商賣超44.
2025-03-16
...元躍居老二;另外,14家公司超額配發股利,醫美業最猛,麗豐-KY、羅麗芬-KY、佐登-KY都在產業低迷中送暖,給股東大紅包。 去年營運持續豐收的生技業,除了整體營收、獲利創新高,股利配發也改寫新
2025-03-16
生技業2024年獲利大拚比,保瑞、晶碩、美時等12家公司大賺逾一個股本,業界預期在美國製造、中國大陸擴大內需提振消費、賴清德總統健康台灣等三大政策加持下,2025年生技業主流趨勢不變,營收、獲利將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