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標題
概要
2025-04-05
時報資訊公司 即時新聞 〔收播〕 感 謝 收 看! 新聞服務信箱:168@infotimes.com.tw 新聞服務傳真:(02)23367213 時報資訊公司 祝您 財源廣進!
2025-04-05
【時報-台北電】美國總統川普2日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將對台灣課徵32%關稅。大型行庫銀行主管表示,長期而言,「美國製造」已成為台廠須列入的方針之一,銀行端可從融資、全球資金調度及切入美國市場三方向,來協
2025-04-05
【時報-台北電】第一季公司發債搶錢意願低,包括中油及台電等大咖還未見身影,先觀望市場利率走向,發行量可能繼續萎縮,市場預期今年仍是綠色債券撐場的天氣。根據櫃買中心統計,今年綠債已發出12檔,累計規模逼
2025-04-05
【時報-台北電】根據最新財報資料與基優網統計,2024年台灣基金業者整體營收逼近800億元,稅後純益達215.51億元,年增率分別為27%與36%,雙雙創下歷史新高。獲利王由元大投信蟬聯,其次為安聯投
2025-04-05
【時報-台北電】對沖基金橋水(Bridgewater)創辦人、「鱷王」達利歐(Ray Dalio)估計,中美兩國將通過協商化解本次關稅戰,中國可能同意容許人民幣升值,換取美國降低關稅。 香港信報引述達
2025-04-05
【時報-台北電】台積電加碼投資美國,公股銀行評估,相關商機有望帶動美國地區獲利成長動能,加上美國經濟應可持續復甦,政府利率政策如在可預期範圍內維持穩定,授信市場也應有適當獲利空間,預期今年美國地區獲利
2025-04-05
【時報-台北電】美國政府於當地時間4月2日宣布對中國徵收34%「對等關稅」。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中國輕工業工藝品進出口商會、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
2025-04-05
【時報-台北電】美國總統川普4日表示,已決定再度延長中國企業字節跳動剝離影音社群平台TikTok美國業務的最後期限,額外給予75天的寬限時間以達成協議,將TikTok出售給美國買家,避免原定於本周末生
2025-04-05
【時報-台北電】川普向全世界調高關稅,包括加拿大、中國大陸隨即回擊全新關稅稅率,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 (UNCTAD)警告,主要經濟體掀起關稅戰,全球經濟成長將進一步下滑!各國把原本應是服務經濟發展和
2025-04-05
【時報-台北電】Cybersec 2025台灣資安大會預計4月15日~17日在南港展覽館舉行,逾400家資安業者參展,規模為歷年最大,亦是亞洲最大的資安展。包括凌群、精誠、安碁資訊、零壹、全景軟體、晶
2025-04-05
【時報-台北電】AI Agent(AI代理)成為新興趨勢,資服業者搶進。包括精誠、意藍、倍力、宏碁資訊、邁達特等業者,均已投入AI Agent相關解決方案研發,預計2025年內陸續推出,AI落地應用可
2025-04-05
【時報-台北電】國內電動車市邁入新里程碑,在3月領牌2,774輛挹注下,正式突破10萬輛、達10.28萬輛,不過3月領牌數較去年同期衰退20.1%,為去年3月以來首度負成長,料今年電動車市雖維持成長態
2025-04-05
【時報-台北電】今年隨川普上任,關稅戰及各項政策令市場措手不及,不確定性風險大增,第一季公司債發行市場冷清清,發行量明顯萎縮。 根據櫃買中心統計,今年第一季合計僅872億元,相較去年同期1,380.7
2025-04-05
【時報-台北電】台灣ETF市場在2024年繼續成長,根據碁石智庫統計,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台ETF規模前十大投信總管理費達145億元,較2023年90億元,大幅成長增幅逾6成。其中,元大投信、國
2025-04-05
【時報-台北電】傳統產業進入高成本時代,面對原料與大宗商品劇烈波動、人力短缺,營運成本高漲的壓力,加上國際局勢震盪、保護主義再起等趨勢,環保政策考量將持續推高人力、電費、氣費等成本,越來越多傳產業者選
2025-04-05
【時報-台北電】美國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將衝擊台灣產業發展,創新創業總會4日向政府提出五項建言,協助中小企業因應衝擊,包括盤點分析產業、產業升級轉型、強化對美溝通、擴大對美投資合作、強調持續創新。 創新
2025-04-05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鴻海(2317)公布2025年3月自結合併營收5521.24億元,月增0.13%、年增達23.37%,續創今年高點、改寫同期新高。累計首季合併營收1.62兆元,雖季減22.9
2025-04-05
【時報-台北電】美國參議院周六凌晨通過了共和黨預算藍圖,以延長川普總統2017年價值數兆計美元的減稅政策,並大幅削減政府支出。 路透5日報導,投票在通宵立法會議後進行,解除了一項障礙,讓共和黨人能繞過
2025-04-05
【時報-台北電】「AI傳產化」多聚焦在製造端引入技術提升效率,甚至被認為只是自動化換個名稱。現有觀點認為,用AI降成本只是治標之法,當前科技發展超乎想像,業者與專家隨時掌握技術脈動,還有許多AI潛力可
2025-04-05
【時報-台北電】台積電先前宣布擴大投資美國千億美元,預期將帶動相關供應鏈也前進美國,且在川普追求「美國製造」目標下,可能加速全球供應鏈重組。公股銀行指出,台積電赴美潮將帶來資金調度、投融資、外匯避險、